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聊市場 >材料市場 > 中國稀土資源分布與前景分析

中國稀土資源分布與前景分析

2010-04-15 來源:互聯網轉載 瀏覽數:7220

  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已有22個?。▍^)先后發現一批稀土礦床,主要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地。
  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發現白云鄂博鐵礦,1934年何作霖教授發現白云鄂博鐵礦中含有稀土元素礦物以來,中國地質科學工作者不斷探索和總結中國地質構造演化、發展的特點,運用和創立新的成礦理論,在全國范圍內發現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礦床。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現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現江西、廣東等地的風化淋積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20世紀70年代初期發現山東微山稀土礦床,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四川涼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礦床等。這些發現和地質勘探成果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資源保證,同時還總結出中國稀土資源具有成礦條件好、分布面廣、礦床成因類型多、資源潛力大、有價元素含量高、綜合利用價值大等最基本的特點。
  中國稀土礦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廣而又相對集中的特點。截止目前為止,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山東、湖南、廣西、云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陜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中國稀土資源的時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質歷史時期,太古代時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礦,這與活動的中國大陸板塊演化發展歷史有關。中晚元古代時期華北地區北緣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貴州織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塊巖礦床;晚古生代有花崗巖型和堿性巖型稀土礦床形成;中生代花崗巖型和堿性巖型稀土礦床廣布于中國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堿性花崗巖和英堿巖稀土礦床的形成;第四紀有中國南方風化淋積型稀土礦床的形成。中國稀土礦床成礦時代之多、分布時限之長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但我國稀土資源最主要的富集期是中晚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其他時代的稀土礦床一般規模較小。
  中國稀土礦床不論其成因類型為何,在構造分區上,同世界其他地區的稀土礦床一樣,均分布于地殼活動區的褶皺系或過渡帶,如秦嶺褶皺帶、華南褶皺帶、三江褶皺帶、華北板塊北緣裂谷系、川滇裂谷系等。在相對穩定的華北板塊、揚子板塊區雖也有一些稀土礦床的分布,但不是主要的。稀土資源這種受控大地構造環境的分布與活動大陸殼的發展、演化密切相關。
  由于中國地質構造的特殊性和稀土、稀有金屬成礦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而形成了多種成因類型的稀土礦床,眾多學者多以賦礦圍巖為主要判別特征作為成因類型的劃分依據。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白鴿、袁忠信研究員將中國已知稀土礦床劃分為三大類、九亞類、三十二種類型,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張培善先生則劃分為十種主要類型。根據成礦主要地質特征、賦礦圍巖性質及礦床規模與工業意義,中國稀土礦床主要成因類型可分為八種,即:海底噴流(溢)沉積型(或海相火山沉積稀有金屬碳酸巖型)(白云鄂博)、沉積型(貴州織金、云南昆陽)、變質巖型(湖北大別山)、花崗巖型(山東微山、內蒙"801"礦),花崗巖風化淋積型(江西尋烏、龍南等)、巖漿碳酸巖型(湖北廟埡、新疆瓦吉爾塔格等)、堿性巖型(四川冕寧、遼寧賽馬等)、海濱砂礦(廣東、海南、臺灣)。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海上風電發展爭議分析
閱讀下文 >> 我國稀土永磁(NdFeB)的發展歷史回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al-hams.com/market/show.php?itemid=5564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聊市場

久久久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17|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精品久久久久无码字幕|玖玖月日本美女38|免费永久黄色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