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聊市場 >其他市場 > 國家電投:中國縣域分散式風電技術可開發潛力達250GW

國家電投:中國縣域分散式風電技術可開發潛力達250GW

2022-12-27 來源:國家電投 瀏覽數:4150

《報告》提出,縣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中國實現“3060”目標的關鍵力量。中國有近2000個縣域經濟體擁有豐富的資源稟賦,涵蓋的人口數量超過7億,貢獻了2/5的國內生產總值。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縣域在地域特點、資源稟賦、人口分布、發展水平、產業布局、能源結構上差異巨大,綠色低碳能源轉型挑戰與機遇并存。

  12月1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與西門子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西門子能源”)在第九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暨零碳島論壇上聯合發布了《中國縣域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發展報告》。
 
  《報告》提出,縣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中國實現“3060”目標的關鍵力量。中國有近2000個縣域經濟體擁有豐富的資源稟賦,涵蓋的人口數量超過7億,貢獻了2/5的國內生產總值。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縣域在地域特點、資源稟賦、人口分布、發展水平、產業布局、能源結構上差異巨大,綠色低碳能源轉型挑戰與機遇并存。
  
  《報告》立足中國縣域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發展現狀,選取了浙江省安吉縣、上海市崇明島、河南省蘭考縣、青海省共和縣、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遼寧省朝陽縣六個具有差異化特點的縣域,并圍繞他們的能源轉型發展實踐進行了全面分析。此外,《報告》立足國際視角,以能源轉型起步較早、經驗較為成熟的德國作為參考,深入分析了德國鄉村型地區綠色發展的規劃、原則和德國政府扶持政策,對吉森地區、慕尼黑地區、科赫姆-采爾地區和萊茵-洪斯呂克地區四個具有典型特點的鄉村型地區實踐案例進行了綜合對比分析與研究。
  
  基于針對中德兩國的實踐分析,《報告》就中國縣域地區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發展提出了系統性的建議,包括搭建縣域綠色低碳能源體制機制、完善縣域綠色低碳能源基礎設施、探索縣域綠色低碳能源商業模式、優化縣域綠色低碳能源產業體系、創新縣域綠色低碳能源技術路線、推動縣域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等。
  
  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表示,能源轉型是推動氣候變革和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重點環節。國家電投將能源轉型融合發展落實到縣域、推廣到千家萬戶作為重要選擇,將全國2000多個縣域作為能源轉型攻堅重點,在推動縣域生產、生活、生態向綠色轉型的同時,促進區域內政府、企業、民眾各主體多方參與,積極推進產業創新轉型和跨界融合發展,開拓了能源發展的嶄新格局,為全球能源發展提供了國家電投解決方案和實踐樣本。
  
  根據報告內容來看,中國縣域能源發展現狀是能源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低。農村地區能源資源豐富,每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質資源總量約折合標準煤4.6億噸標準煤,分布式光伏技術可開發潛力達1000GW以上,分散式風電技術可開發潛力達 250GW,除巖熱型資源外,地熱資源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標準煤26億噸,但總體看,上述能源資源利用率較低,不利于農村地區清潔能源供應,不利于農村地區能源的有效供給。
  
  中國縣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面臨的問題包括,受限于供能基礎設施建設,縣域鄉村地區風電及光伏開發裝機占可開發規模的比例小,縣域清潔能源開發潛能仍需大力挖掘。此外,隨著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接入,以農村電網為典型代表的縣域配電系統將從放射狀無源網變為具有大量分布式電源的有源網,電網的物理特性將發生根本變化,傳統縣域電網已經無法適應大規模、間歇性的分布式電源廣泛接入,制約了縣域能源開發的正常推進,迫切需要對現有電網系統再次升級改造。
  
  以青海共和縣為例,為實現縣域經濟高速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助力脫貧攻堅 工作,共和縣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促進重點領域低碳發展,切實推進風、光、水、熱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做好切吉風電、塔拉灘光伏、龍羊峽水電站抽水蓄能等新型清潔能源建設項目,打造國家首批水風光清潔能源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新型清潔能源"千萬千瓦級"示范基地和"西電東輸"基地。
  
  2021年9月,共和縣入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全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規模約243.54MW。共和縣全力推進全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實施,提高清潔能源就地消納比重。積極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落地,大力發展光伏風電設備制造、清潔保養、維護維修等裝備制造業,實現光伏風電設施設備制造本地化,延長新能源產業鏈條。
  
  此外,共和縣塔拉灘是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也是一個集光伏、風力發電和光熱發電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目前園區分為新能源發電區(光伏發電園、風力發電園)和工業加工制造區,規劃總面積為3028.5km2,光伏發電園 609.6km2。截至2018年年底,以塔拉灘為主的園區入駐光伏及風能企業達57 家,總裝機容量達12219MW,占全省比重的51.2%,實現并網發電4958MW,園區現已成為全國最大集中連片建設的光伏發電園區、全球技術領先的百兆瓦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2021年3月,已建成的以光伏為主新能源發電站占地超過240km?。
  
  總結來看,共和縣民族較多,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較大;縣域面積廣闊,風光資源及其他各類資源豐富;傳統農牧業占比較低,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第二產業;新能源產業占主導地位,新能源電力消納與外送條件較好。共和縣生態治理需求迫切;雙控壓力及禁牧政策下,傳統工業及畜牧業受限,村民就業需求逐漸擴大;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區域電力消納空間逐漸縮小,外送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立足發展訴求及資源優勢,共和縣積極實踐差異化的綠色發展模式:建設新型清潔能源"千萬千瓦級"示范基地和"西電東輸"基地;推進全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實施;發展光伏治沙與牧光互補;合理開發抽水蓄能、干熱巖及地熱項目;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落地,延長新能源產業鏈條;發展大數據產業園等高新零碳產業;建設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強化輸電能力;同時開展40個貧困村光伏扶貧項目。
  
  針對已開發的多項案例,報告指出,我國縣域的綠色發展整體上以規劃政策為引領,以開發商為主體,以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為主要途徑,以產業配套為輔助,在推進過程中逐漸提高全民對綠色發展的認同,使農民能夠共享轉型發展紅利,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政策落地,為縣域綠色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優良實踐。
  
  報告建議,要因地制宜發展光伏、風電、生物質、天然氣、地熱等多品種分布式能源,促進各品位能源高效梯級利用,并合理規劃農業農村清潔能源開發和就地消納。
  
  采取"公司+村鎮+農戶"等模式推動農村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積極推進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光伏+"模式,因地制宜創新農村生物質能源化利用模式。戶用光伏開發中,農戶可以通過自建、入股、合作開發等多種模式參與并獲取盈利;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場景中,以光伏送家電商業模式,通過激勵個人用戶提高電能消納,提升項目收入;以光伏共享電動車電池商業模式,通過豐富項目運營場景,增加收入。
  
  詳情見下:



 

標簽:

風電 國家電投
閱讀上文 >> 中國是世界風力發電領導者,運營著全球近一半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閱讀下文 >> 2022年:海上風電市場“驚人增長”的一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al-hams.com/market/show.php?itemid=3451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聊市場

久久久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17|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精品久久久久无码字幕|玖玖月日本美女38|免费永久黄色网址